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方面扎实推动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进一步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全年0.7个百分点,高于市人代会预期目标0.8个百分点,经济运行顺利实现“开门红”。
“稳”的基础不断夯实。坚持深化开展“四个条线”调度,狠抓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全市经济运行态势持续向好。工业经济稳中向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石油化工、汽车、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增势良好。服务业提质增效,商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规上服务业15个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7%,比去年全年提升9.8个百分点。金融加大实体经济服务力度,深入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1.92万户经营主体获得银行机构授信552.3亿元、贷款455.4亿元。
“进”的动力持续增强。坚持提振消费和扩大投资协同发力,经济活力加快释放。投资质效稳步提升,市区两级联动推动168个重点项目新开工、667个重点续建项目全面复工,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快于去年全年5.6个百分点。工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增长8.1%、21.4%、6.4%。消费市场稳步恢复,深入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手机限上零售额一季度同比增长9.1%、19.5%;文旅经济繁荣活跃,“春节”“清明”假日我市分别上榜“年味目的地top5”、周边游热门目的地第八名,一季度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人均花费分别同比增长1.9%、8.1%。
“新”的动能加快引育。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发展。京津冀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深入推进,出台支持武清京津产业新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信创产业创新中心落地揭牌。科技创新塑造新优势,全国重点实验室总数达到29家,天开高教科创园累计注册企业突破3300家,入驻企业超1600家。产业焕新提速推进,长城曼德汽车零部件项目、诺和诺德无菌制剂生产扩建项目等加快建设,云遥宇航6颗气象卫星成功发射,首批4个未来产业先导区启动创建,AI大模型在算力中心、港口、轨道交通等领域加快部署应用。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15.3%,比去年全年提升0.5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8.1%、31.9%。
“优”的质效巩固提升。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以存量盘活带动增量培育和质量提升,全力推动企业增效、居民增收、政府增税。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4%,其中税收收入增长2.6%,增速分列直辖市第1、2位。企业效益保持良好,1―2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2%,规上服务业重点行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倍,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8%,比去年全年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8%。
“好”的预期逐步显现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深入企业察实情、谋实招、解难题,社会预期和信心持续改善。生产销售更加活跃,制造业用电量、公路和水路货物周转量、金融机构贷款增量等高频前瞻数据均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市场呈现边际改善,推出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1%,3月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网签成交面积、价格分别环比上涨90%、6%。民营经济发展向好,召开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有效提振民营企业信心。一季度民营“四上”单位达规纳统数量同比增长7.6%,民营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限上批零业销售额、民营税收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好于全市平均水平。
“实”的底线兜紧兜牢。坚持积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有序推进实施20项民心工程,民生福祉进一步增进。居民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61万人,3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保供稳价工作稳步推进,居民消费价格累计同比持平,肉蛋奶等价格保持稳定。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和重点领域“一件事”全链条整治,全市安全生产情况总体稳定。
来源:天津市发展改革委